2023 年間,用八個月的時間走訪遍佈台灣本島148間媽祖廟(皆於西元1900前已有記載的廟宇),這些廟宇不論位於城市的熱鬧區域,或是在山邊、海邊的信仰中心,皆超過百年的存在歷史!
整理簡單的資料如下
一、 媽祖信仰來自對航渡海洋安全的祈求,來自福建、廣東等東南沿海民跨過黑水溝前往台灣,帶來家鄉香火與鼎盛廟宇的祭拜佛像,一旦安家落戶,鄉眾集資蓋廟祝禱並傳承。因此從台灣媽祖廟的建廟歷史,也可大約捉模出移民的歷史。
就維基百科現有資料統計,台灣本島現存最早的媽祖廟為西元 1591年的鹿港天后宮,這也是台灣本島唯一於十五世紀就存在的媽祖廟。其他年代建立的廟宇為: 十六世紀廟有 21間、十七世紀有 70間、十八世紀有56間。
就年代排序前五之廟宇為:
彰化鹿港天后宮 1591
台南鹽水月港護庇宮 1621
台北北投關渡宮、台南六甲恆安宮、台南善化茄拔天后宮 1661
台南北區開基天后宮 1663
台南中西區大天后宮 1664
二、 多達148間媽祖廟,或可稱為媽祖在台灣的家,最初大多分佈在西部沿海,歷史悠久的廟宇,是早期商業興盛、民眾聚集的場所,因時代的演進,目前廟宇周邊成為城市蛋黃區也不少見。
就區域分佈:
台南市有24間媽祖廟為台灣本島分佈最多媽祖廟的區域,其次為雲林縣有19間,再其次為台中市18間。
其他的有彰化15間、嘉義縣市13間、高雄市10間、苗栗9間、屏東7間、新北市6間、台北與桃園市 各4間、基隆與南投與宜蘭 各4間、台東 1間、花蓮無。
三、 這些百年以上的媽祖廟宇建築,歷經了時間與大自然的摧殘,建築與廟宇裝飾皆修建多次,至今仍能看到早期地廟宇規模的,可從法定國定古蹟(4間)、縣市古蹟 (26間),得見端詳。
國定古蹟:
彰化鹿港天后宮(舊祖宮)、雲林北港朝天宮、雲林麥寮拱範宮、台南中西區大天后宮。
直轄市定古蹟:
台北市士林慈諴宮、新北市新莊慈祐宮與淡水福佑宮、台中市南屯萬和宮與東區樂成宮、台南善化慶安宮與開基天后宮、高雄旗津天后宮與楠梓天后宮與旗山天后宮。
縣定古蹟:
苗栗竹南慈裕宮;彰化南瑤宮、鹿港興安宮、社頭枋橋頭七十二庄天門宮、二林仁和宮;南投竹山連興宮;雲林土庫順天宮、西螺廣福宮;嘉義後潭鎮福宮、朴子配天宮、新港奉天宮、溪北六興宮;屏東六堆天后宮;宜蘭五結永安宮、昭應宮;台東天后宮。
很開心今年有機會一探台灣媽祖廟的精彩歷史與走訪,幾乎平均每周兩次以上的媽祖廟拜訪與拍攝,過程中一切順利沒有任何的阻礙,收穫滿滿,唯一可惜是不會剪輯影音,直拍直播不怕人笑做成紀錄。
附上整理的廟宇列表與走訪記錄,歡迎有興趣的人點閱!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後記小故事
後龍慈雲宮的老婦人
今年夏天某日,坐海線前往苗栗後龍,目的地是後龍慈雲宮,為建於清乾隆三十五年(西元1770年)的媽祖廟,這是拜訪的第六十四間媽祖廟。
在拜訪拍攝的過程中,只見廟內有位伏地叩拜的老媽媽手持筊杯口中念念有詞,持續約十幾分鐘。我默默地看著這位滿頭銀髮的老婦人,好奇她在做甚麼,特意靠近聽了一下。其實沒辦法聽的真確,偶有”後生”、”隔壁”、”外地”、”討探”等片斷句子,她不時將筊杯擲地彷彿與媽祖對話,反反覆覆地詢問。
離開慈雲宮後,想著媽祖廟宇遍佈台灣四處並非沒有原因,廟宇在地親民廣納信眾,引導心靈平靜有所依靠,雖非總是有求並應但必有回應,真的是讓人信賴的媽祖婆。